目前分類:看戲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兩代男旦、改戲與守舊

上半場戲以戲箱子拉開序幕,既講述故事道出傳統戲班的日常,戲箱又承載京劇的行當,生旦淨丑角四大行當撐起京劇百年歷史,在戲箱的挪移擺弄中,四大徽班進京的歷史過去了,譚鑫培的時代過去了,戲開場要娓娓道來的是兩代男旦的故事。

老班主嚴四鳳在表演頭牌戲「盜仙草」時,發生意外死在台上,新班主白鳳樓(唐文華飾)接下戲班,眼瞅著當家乾旦小雲仙(盛鑑飾)是可造之材,卻沒學下老班主的絕活,白蛇踩翹站在高疊的桌子上空翻下地,表現白蛇盜仙草時驚險、九死一生。這中間透露出多少絕活、竅門,多少時日的咬牙練功,才有觀眾的熱烈捧場,白蛇傳的盜仙草觀眾是熟得不能再熟了,一晚上就等幾個特定時刻,就等著白蛇的涉險絕活呀。不然,何必花時間在這兒耗,戲班多的是,角兒多的是,不差這個。

文章標籤

angelica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國光的《百年戲樓》是我看過最好的新編京戲,不但不懂戲的人能進入,懂戲的人也能看出其中的好處來。

百年戲樓  


這齣因應建國百年的新編京劇演繹了百年的京劇歷史。小時候,我的入門戲是「四郎探母」的其中一段「坐宮」,看著鐵鏡公主和四郎楊延輝的你來我往,雖然不是很理解為什麼楊延輝要求公主給他令牌出關探望母親,為什麼番邦公主就要穿上一身清宮行頭,為什麼舞台上簡單的一桌二椅就可以代表一個完整的場景、可以轉眼是城牆、台上角兒的大小嗓轉換的唱腔為何可以這麼吸引人……,到長大一點,看的戲多一點,這才對京劇的世界有一些了解。戲臺上不外乎演繹了現實人生,君王將相、才子佳人,不管題材如何都是一個個人生停格。有時,將在現實生活不滿、未圓的夢,放在戲中讓人們去圓去體會,所以在戲台上看到法治之夢、追求至情之夢、忠孝節義的理想……,《竇娥冤》、《搜孤救孤》、《白蛇傳》,都各自有自己的話要説,「人生的不圓滿,非要在戲裡求。」《百年戲樓》的這段台詞,為台上搬演的戲下了適切的註腳。

文章標籤

angelica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衝著梅葆玖葉少蘭難得的對手戲,不知還有沒有機會見到他倆同台,特地到國家戲劇院看了由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來台演出的《鳳還巢》。

 

 遇見百年梅派  

 

《鳳還巢》於一九二九年於北京首演,由梅蘭芳根據清宮藏本《循環序》改編[i]。是一齣生旦淨丑行當齊全的喜劇。 

文章標籤

angelica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陸作家章貽和的新作《伶人往事》講民初至文化大革命前唱戲的伶人,是本專寫給不看戲的人看的書,那文字剔透、靈動的不得了,讀後對傳統戲曲正念想著,朋友就相招看新編崑劇《孟姜女》,想也不想便答應了。為的只是章貽和說:我嘆服伶人的高超和聰穎——居然能用形式感、程式性極強的歌詠、表情、身姿和手勢,道出人類靈魂中的一切深淺不同的歡樂、憂愁、憤恨、哀傷、痛苦和惆悵來。


戲未開場就已滿座,自白先勇成功將青春版《牡丹亭》青春還魂、古典重生、票房拉出紅盤後,崑曲對年輕族群不再是上個世紀的舊玩意。前後左右環視一遍,年輕人不少。

孟姜女是個老掉牙的愛情故事,根據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的考證,故事的原型出自《左傳.襄公廿九年》(註一)。故事非常簡單,而不夠灑狗血,經過後代不斷的加工才有今日最通俗流傳的版本,孟姜女哭倒秦長城。光是孟姜女丈夫的名字我就聽過萬喜良、范杞良兩個版本。


angelica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